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 
公益诉讼助力整治“美丽风险”
来源: 东方资讯      时间:2023-03-29 11:20:32


【资料图】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畅

本报讯 如今,对于“打耳洞”“激光脱毛”“洗眉洗纹身”“祛斑点痣”等服务项目,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但你知道吗?这些都是《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列明的美容外科项目和美容皮肤科项目,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生活美容场所不能提供此类服务。

最近,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公益检察部门就接到了一条来自“益心为公”平台志愿者提供的关于“美丽风险”的线索,反映辖区内一些生活美容场所存在发布医疗广告、违法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情况。接到线索,检察官立即前往现场对多家生活美容场所进行调查核实。这些场所既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也没有醒目的资质公示,然而却设置有宣传医疗美容的广告牌。

检察官介绍,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医疗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或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广告,而这些生活美容场所作为不具备正规资质的非医疗机构,不得发布介绍医疗服务的广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都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

正规的医美机构需要具有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果在没有正规资质的经营场所冒险消费,可能面临卫生不达标、操作不当、引起创口感染化脓等风险。

近日,浦东新区检察院对此案召开公开听证会,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出席,2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旁听。会上,检察官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并听取了行政部门的陈述和意见。随后,参考听证员意见,浦东新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及磋商函,对此类违法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整治。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辽宁大连17个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时间·2022-03-31    来源·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