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记者从贵州财经大学获悉,今年是贵州财经大学“农甜”团队服务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镇旧州村的第三年。“农甜”团队发挥农学类的学科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帮助当地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优质的富硒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旧州村是贵州财经大学的帮扶点,2021年以来,由梁龙教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年,主要由农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农甜”团队成立,随后入驻贵州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园。
施洞镇旧州村位于清水江畔,水稻是当地主要农作物。2021年9月,由梁龙和该校硕士研究生罗伟共同策划的农“甜”田园生态建设项目,开始在旧州村正式实施。
该项目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进行适度改造,通过富硒技术与稻渔种养相结合、苗乡农耕文化和乡村田园旅游相结合,实现田园生态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经营,大幅度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以稻渔种养为核心,团队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稻渔生态园种养循环、高密度稻虾种养基地、稻渔鸭农娱综合体等一系列技术体系和成熟模式,并打造了以稻花鱼为龙头的“台江农产品”系列品牌。
在稻渔小循环、种养大循环的产业基础上,梁龙和罗伟带领团队将目光转移到富硒产品上,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在生产过程中,团队成员引导和鼓励村民使用纳米富硒肥,通过土施和叶面喷施等方式,种植富硒水稻、富硒水果,养殖富硒家禽等。
截至目前,“农甜”团队组织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日趋成熟,已服务台江县旧州村、良田村、白枝平等16个少数民族村落,帮扶农户5526户,师生累计驻村人数达到1321人。截至2022年底,受帮扶村村集体累计收入达到8228万元。
“学生驻村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旧州村能为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村里就地做实验、写科研论文,目前团队中三分之一学生毕业论文的基础数据均来自于此。另外一方面,在梁龙教授和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的农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罗伟说。
当下,旧州村正在申报国家级生态农场,并申请建设科技小院,打造集功能型农产品生产、生态休闲及苗乡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绿色低碳功能型苗乡生态村”。
“希望有更多非农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团队中来,把规划做进乡村里、把技术送到田埂边、把论文写在土地上,为贵州乡村振兴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工作队伍。”罗伟说。
日前,记者从贵州财经大学获悉,今年是贵州财经大学“农甜”团队服务黔
如何让农民丰收又增收?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6月28日,负责处理美国蒙大拿州火车脱轨事故的
数字为翼,释放艺术魅力(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人民日报记者窦
X 关闭
无醇啤酒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232.7亿美元
“没坐头”到“天天像过年”:“花儿”唱响西北民众生活变化轨迹
抵返人员发现2例初筛阳性 牡丹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中企承建尼日利亚最大水电站:年内还将实现3台机组发电目标
安徽淮南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0人
X 关闭
贵州财经大学:“农甜”团队 “硒”望无限|当前观察
关注央视《对话》特别节目,听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揭秘乡村振兴典型经验 天天时快讯
美国蒙大拿州火车脱轨事故清理工作持续进行|热讯
浙江美术馆推动藏品共享:数字为翼,释放艺术魅力
淡雅脱俗!玄武湖金色荷花“金丝猴”绽放_今热点